明升国际app

图片
主页 > 协会动态 > >2025保密场景智能信息安全产业论坛在北京圆满举办
协会动态

2025保密场景智能信息安全产业论坛在北京圆满举办

时间:2025-09-22 16:14来源: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打印字号:

      2025年9月21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安全分会与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 年保密场景智能信息安全产业论坛”在北京万寿宾馆隆重召开。论坛以“信创筑基・AI 赋能”为核心主题,定向汇聚中央和国家党政机关、军队、军工集团、央企总部、涉密单位及科研院所代表近200人,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保密信息安全的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与生态共建展开深度研讨,为国家自主可控战略落地与保密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安全分会副理事长主持会议。

DSC04805
 

      锚定战略需求:破解AI时代保密安全新课题

       当前,数字化浪潮深度渗透国家关键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为保密场景安全防护赋予“智慧引擎”的同时,也带来了可靠性、安全性与保密性的全新挑战。尤其是在军事信息安全、军工科研等核心领域,如何平衡 AI 创新应用与风险管控,如何筑牢自主可控技术根基,已成为关乎国家网络安全与产业安全的核心命题。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安全分会理事长李技在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信创筑基”是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前提——从涉密终端芯片到军事信息系统架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安全”的底线;而“AI 赋能”则是保密安全的升级关键,需打破技术壁垒、汇聚政企研智慧,探索 AI 与保密安全融合的“正确路径”。他强调,保密信息安全事业绝非孤军奋战,需构建“技术协同、资源共享、风险共治”的产业生态,让信创根基更稳固、AI 赋能更精准。
DSC04858
       作为会议联合主办方,中孚信息副总裁刘海卫致辞时表示:中孚信息深耕军工保密领域十余载,始终以“保障国家网络安全”为使命。他从“全栈自主的技术根基”“业务技术双耦合的定制能力”“生态协同的服务体系”三大维度,分享了中孚在军工保密领域的实践优势,并呼吁产业链伙伴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共同探索 AI 技术在军工保密场景的安全应用路径,为筑牢国家军事信息安全防线贡献力量。
DSC04899
       聚焦技术突破:政企研共探保密安全新方案
      论坛现场,来自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保密场景核心痛点,分享了一系列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技术方案与实践成果,为保密安全领域提供“可落地、可复用”的解决路径。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信息安全分会秘书长郑涛以《AI时代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体系思路构建保密工作新格局》为主题,从国家战略层面剖析了 AI 技术对保密工作的重塑作用,提出以“体系化思维”整合技术、流程与人员,构建全域覆盖的保密安全防线。
DSC04941
       作为本次论坛的核心技术分享环节,中孚信息两大创新方案引发广泛关注。在中孚信息解决方案中心专家周启鹏分享的《涉密载体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中,他指出,随着各单位信创工作的持续开展,原有载体管理系统无法很好完成信创环境适配,而载体管理是“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交汇点,是保密重中之重,需要结合基础设施的变化、管理思路的变化,与时俱进。该方案支持“低成本起步、按需求升级” 的双模建设模式,支持在国产化和国产化的计算环境中,构建“实名绑定 + 动态追溯 + 三防协同”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并已在多家单位落地验证。
DSC04982
       中孚信息产品中心总经理王金国则针对 AI 大模型带来的新型泄密风险,分享了《中孚数盾·终端大模型智栏系统》主题报告。该系统聚焦“公域大模型难监管、私域大模型不可控”的行业痛点,通过自研大模型检测算法,实现对 DeepSeek、ChatGPT、豆包等 12 类主流大模型的毫秒级指纹识别,可实时监测对话内容中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并支持 “加密流量无感解析”“会话 AI 研判”“定向管控”等功能。系统已全面适配龙芯、飞腾等信创 CPU 及银河麒麟、统信等操作系统,为AI 时代保密安全提供“终端级”防护屏障。
DSC05190
        此外,中电长城、深信服、安恒信息、中基数联等会员单位的专家,分别从“自主安全智算中心”“数智工程全栈虚拟化与云办公平台”“AI 浪潮下网络安全变革”“信创适配改造成本评估”等维度,分享了产业链协同创新成果,展现了从“单点技术突破”到“全场景解决方案”的产业升级趋势。
DSC05033DSC05057
DSC05101DSC05137

       共筑产业生态:为国家保密安全事业注入新动能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通过高层对话、技术研讨与案例分享,论坛明确了三大核心方向:一是坚持“信创筑基”,持续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夯实保密安全的自主可控根基;二是推动“AI 赋能”,探索AI在风险预警、智能审计、动态防护等场景的安全应用,让技术创新成为保密安全的“加分项”;三是深化“生态协同”,构建党政机关、军工单位、科研院所、企业的联动机制,形成“需求-研发-落地-迭代”的闭环,让保密安全解决方案真正贴合实战需求。
      本次论坛的圆满举办,标志着我国保密场景智能信息安全产业迈入 “技术协同、生态共建”的新阶段,为推动保密安全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信息安全分会   供稿)

上一篇:数字群豪齐聚南昌 数据中心分会第31届年会成功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